3月4日,随着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在北京的召开,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序幕。塑料作为现代生活的便利之源,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挑战。历届两会上,与“塑料”相关的提案总是备受各界瞩目。
全国政协委员霍金花
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是形状多样的非均匀塑料颗粒混合体,肉眼往往难以分辨,是造成污染的主要载体之一。”来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霍金花说,微塑料或悬浮于水体中、或沉积到水底,研究表明其广泛存在于海洋生态系统和河流、湖泊等淡水生态系统中,被形象地称为“海洋中的PM2.5”。
黄河流域范围广、人口多,已建成的大小水库有3100多座,是流域内1.2亿居民的饮用水来源。“可见,了解黄河流域中不可降解的微塑料污染状况,进一步推动黄河流域微塑料污染防治,对提升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霍金花通过走访调研发现,目前对流域内微塑料污染治理还存在重视不足、标准欠缺,研究不足、数据欠缺,研发不足、资金欠缺等现实问题。
为此,霍金花建议,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出台微塑料污染防控相关政策,并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制定微塑料检测和防控标准,将微塑料污染纳入各行业水体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去。同时,通过媒体、社交平台等多种渠道普及微塑料污染防治知识,使公众充分认识微塑料污染的严重性,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力。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则围绕再生塑料产业发展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起草了相关建议,目前已提交全国工商联,拟将以团体提案报送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
其中有关促进再生塑料行业发展建议提到,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塑料生产国和消费国,面临着严重的塑料污染挑战。塑料再生对于推动中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双碳”目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建议认为,目前我国再生塑料行业发展存在三大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郑月明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科董事长郑月明拟提交一份《关于加大禁限塑政策执行力度,支持可降解塑料产业发展,助力解决“白色污染”的建议》。在建议中,郑月明提出要加强“禁塑令”执行和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可降解产品标准体系。
郑月明在建议中表示,“禁塑令”出台后,各地政府陆续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积极成效和突破。并且,我国可降解塑料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技术瓶颈问题逐步解决,产业规模显著提升,产品性能不断优化,竞争力明显增强,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具备了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条件。
但郑月明也指出,随着“禁塑令”舆论热度下降,国内市场对传统塑料制品消费习惯有所反弹,可降解产品的推广力度减弱。如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快递包装、农用地膜等市场所用的一次性包装仍以传统塑料制品为主。目前出台的“禁限塑”相关政策措施中,缺少有效的激励、处罚和纠错机制,可降解产品市场推广力度不够,需求不足。
针对以上问题,郑月明建议要加强“禁塑令”执行和监管力度,提高日常执法检查、不定期专项抽查等频次,禁止传统塑料进入禁限塑终端消费领域,加大对限制领域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产品的处罚力度。
全国政协委员李景虹
全国政协委员李景虹就推动废塑料化学循环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洪明基
全国政协委员、合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洪明基在今年两会期间,带来了《关于尽快出台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循环利用政策的建议》等多份建议。
第四届国际植物纤维模塑产业展
10.30-11.01
IPFM2025
第四届国际植物纤维模塑产业展
参观咨询:
李凤 女士
手机:+86 138 1855 7167
邮箱:selina@msuccessgroup.com
包装部落:
董正茂 先生
手机:+86 134 8066 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