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30-11.1  中国 · 佛山潭洲国际会展中心
联系我们 Language:

聚焦两会|与禁塑相关的提案备受行业关注

2025-03-10 08:02:18

3月4日,随着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在北京的召开,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序幕。塑料作为现代生活的便利之源,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挑战。历届两会上,与“塑料”相关的提案总是备受各界瞩目。

今年两会期间,来自石油和化工领域的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聚焦塑料议题,就加速推广可降解塑料的应用、严厉打击伪降解塑料制品市场、加强微塑料污染的防治工作、以及推动再生塑料产业的规模化与高值化发展等热点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推动黄河流域微塑料污染防治

全国政协委员霍金花

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是形状多样的非均匀塑料颗粒混合体,肉眼往往难以分辨,是造成污染的主要载体之一。”来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霍金花说,微塑料或悬浮于水体中、或沉积到水底,研究表明其广泛存在于海洋生态系统和河流、湖泊等淡水生态系统中,被形象地称为“海洋中的PM2.5”。

黄河流域范围广、人口多,已建成的大小水库有3100多座,是流域内1.2亿居民的饮用水来源。“可见,了解黄河流域中不可降解的微塑料污染状况,进一步推动黄河流域微塑料污染防治,对提升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霍金花通过走访调研发现,目前对流域内微塑料污染治理还存在重视不足、标准欠缺,研究不足、数据欠缺,研发不足、资金欠缺等现实问题。

为此,霍金花建议,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出台微塑料污染防控相关政策,并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制定微塑料检测和防控标准,将微塑料污染纳入各行业水体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去。同时,通过媒体、社交平台等多种渠道普及微塑料污染防治知识,使公众充分认识微塑料污染的严重性,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力。

关注再生塑料及废弃电子产品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则围绕再生塑料产业发展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起草了相关建议,目前已提交全国工商联,拟将以团体提案报送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

其中有关促进再生塑料行业发展建议提到,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塑料生产国和消费国,面临着严重的塑料污染挑战。塑料再生对于推动中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双碳”目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建议认为,目前我国再生塑料行业发展存在三大问题:

一是原生塑料行业缺乏明确的再生塑料使用目标,导致废塑料循环利用规模不稳定;
二是再生塑料消费端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三是塑料回收高值化利用的进展不及预期,难以实现原料替代范围的扩大化;
为推动塑料再生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和高值化利用,提高我国废塑料循环利用水平,环境商会建议:
一是制定清晰、有约束力的再生塑料行业发展战略,对于原生塑料制品生产企业提出阶段性、定量化的分类回收利用要求;
二是设立以PET聚酯材料为代表的塑料包装回收利用基金,试行由塑料包装生产企业缴纳基金;
三是加快推进食品级塑料原级利用;
四是加快推动塑料产品碳足迹核算和碳标识认证,鼓励政府和龙头企业加大绿色低碳产品的采购力度,引导绿色消费,激励消费者购买和使用碳足迹较低的再生塑料产品;
加强“禁塑令”执行和监管

全国人大代表郑月明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科董事长郑月明拟提交一份《关于加大禁限塑政策执行力度,支持可降解塑料产业发展,助力解决“白色污染”的建议》。在建议中,郑月明提出要加强“禁塑令”执行和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可降解产品标准体系。

郑月明在建议中表示,“禁塑令”出台后,各地政府陆续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积极成效和突破。并且,我国可降解塑料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技术瓶颈问题逐步解决,产业规模显著提升,产品性能不断优化,竞争力明显增强,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具备了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条件。

但郑月明也指出,随着“禁塑令”舆论热度下降,国内市场对传统塑料制品消费习惯有所反弹,可降解产品的推广力度减弱。如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快递包装、农用地膜等市场所用的一次性包装仍以传统塑料制品为主。目前出台的“禁限塑”相关政策措施中,缺少有效的激励、处罚和纠错机制,可降解产品市场推广力度不够,需求不足。

针对以上问题,郑月明建议要加强“禁塑令”执行和监管力度,提高日常执法检查、不定期专项抽查等频次,禁止传统塑料进入禁限塑终端消费领域,加大对限制领域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产品的处罚力度。

推动废塑料化学循环

全国政协委员李景虹

全国政协委员李景虹就推动废塑料化学循环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明确废塑料化学循环战略定位:将其作为构建中国塑料污染治理体系和能源资源战略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纳入塑料污染治理政策法规体系、循环经济规划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规划,并作为应对塑料污染的核心手段。
二明确化学循环的产业发展定位:明确将化学循环作为废塑料回收利用的重要技术路线,在产业布局上,将化学循环项目作为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优先在化工园区集中布局和运行管理,在碳排放指标、用能指标、用地指标上优先保障,不纳入两高项目管理,不受化工项目产能限制。
三建立与化学循环相匹配的废塑料回收体系:加快改革和完善现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把低值塑料废弃物作为低值可回收物,在城乡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环节增设废塑料专用回收箱(桶),建设城市低值可回收物分选中心,将低值废塑料从生活垃圾中分选出来,并交由化学循环企业加以利用。
四推进化学循环示范试点工程建设:推动大型企业加大废塑料回收和化学循环利用的投资力度,建设一批废塑料化学循环示范工程,支持重点企业新建或利用现有装置开展工业化示范,鼓励上下游产业链融合发展的示范项目建设,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力度。
完善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有关标准

全国政协委员洪明基

全国政协委员、合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洪明基在今年两会期间,带来了《关于尽快出台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循环利用政策的建议》等多份建议。

洪明基关注到,据统计,2020年我国PET瓶总消费量达951万吨,其中75%以上用于食品包装。《“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明确鼓励“废塑料同级化、高附加值利用”,但截至目前我国暂未出台配套法规,推进食品接触用PET瓶原级利用,允许将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作为食品级包装材料并循环利用。
对此,他建议放宽政策,解除限制;完善标准,规范应用;评估能力,试点推广。
依据《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建议由国家卫健委牵头,尽快出台政策法规允许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在国内循环利用。据悉,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所负责的相关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已经完成,其阶段性成果显示我国企业有能力生产出符合要求的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产品。因此,建议将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纳入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进行管理。
建议完善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有关标准,明确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要求,建立健全塑料回收流通体系,强化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提高塑料污染治理水平,加快推进塑料废弃物同级化、高附加值利用。
建议对具备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生产能力并获得国际认证的塑料生产企业进行能力评估,建立废塑料回收利用企业名单,明确风险评估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积极开展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循环利用试点工作,对符合要求的产品进行应用推广。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rPET)循环利用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石油消耗、降碳增效的大趋势,对加速我国塑料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推动“双碳”目标如期实现意义重大。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循环利用政策亟待出台。
IPFM2025

第四届国际植物纤维模塑产业展

10.30-11.01

佛山潭洲国际会展中心再相聚

IPFM2025

第四届国际植物纤维模塑产业展

2025.10.30-11.01
佛山潭洲国际会展中心
IPFM国际植物纤维模塑产业展是包装部落和美狮.华克强强联合,共同打造的植物纤维模塑产业专属的商贸交流盛会。聚焦植物纤维模塑智能精益制造、原辅材料革新和制品创新设计和应用,彰显植物纤维模塑绿色力量的无限潜力。在全球禁塑和中国双碳政策下,赋能产业高效拓展全球无限应用商机。
参展咨询
高   飞 先生
手机:+86 139 1883 0622   
邮箱:davidgao@msuccessgroup.com  

参观咨询:

李凤 女士

手机:+86 138 1855 7167

邮箱:selina@msuccessgroup.com

 

包装部落:

董正茂 先生

手机:+86 134 8066 3146

邮箱:dongzhengmao@126.com

 

×
我要参观
申请展位

扫码关注
IPFM
了解展会动态
获取行业资讯

展位申请 我要参观
展位申请 我要参观